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
 
 
天津日报 | 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这五年民生篇⑪
【字号: |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结对帮扶

——天津精准帮扶困难村补齐民生短板

本报记者 何会文 刘玉祥 通讯员 林少晨摄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帮扶组入驻北辰区徐堡村,帮助村里修路并解决了徐堡大枣销售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党的十八大以来,天津把精准帮扶困难村工作作为补齐农村民生短板的重中之重,打响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一项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在津启动:先后分两批从市级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选派近两千名干部,组成670个驻村工作组,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强村富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供有效智力支撑、完善基层治理机制、维护农村安定稳定等六项任务,对全市500个困难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时至今日,帮扶工作扎实推进,有效补齐民生短板,解决了村庄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有力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和好评。

  驻村入户,解决困难村最急迫问题

  这一轮结对帮扶500个困难村,与以往帮扶工作有显著不同。不仅规模宏大,选派干部涉及了236个市级单位,而且持续时间长,一定四年。另外,市委要求参加结对帮扶的干部必须下沉基层、入驻村庄,做到与广大农村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的“四同”标准,因地制宜地为困难村提供规划、资金、项目、技术、信息、人才、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切实增强困难村的发展活力、发展潜力,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农业“强”起来。

  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之初,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各帮扶工作组通过逐村实地调研摸排,发现大多数困难村存在环境脏乱差、设施不全、出行不便、吃水困难等问题。如果没有外力“输血”支持帮助,是很难改变面貌和翻身的。

  改善生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也是群众最关心和最急迫需要解决的事。对帮扶干部来说,协助困难村改变落后面貌,是启动帮扶工作最容易上手的途径,可以通过最直观的变化让群众尝到甜头,增强信心。

  统计显示,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市级各帮扶单位、各区积极拓宽帮扶资金来源渠道,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5亿多元,助力500个困难村全部建成了清洁村庄,其中370个村达到美丽村庄“六化六有”建设标准,到今年年底还将完成其余150个美丽村庄建设。武清区三里浅村、静海区吕官屯村被认定为国家美丽宜居示范村,蓟州区白庄子村湿地景观被认定为中国美丽田园,宝坻区田邢庄村、静海区胡辛庄村等被认定为天津市美丽宜居村庄。

  精准帮扶,增强困难村“造血”功能

  发展村庄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是开展帮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到2017年困难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目标,各帮扶单位和广大驻村干部既重“输血”,更重“造血”,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适宜发展什么就做什么,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靠天吃饭”的难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困难村修订完善的“一村一策”方案中确定的1222个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已经完成项目建设808个,占项目总数的66.1%。为支持“一村一策”产业建设,滨海新区每村配套资金200万元,武清区区镇财政配套资金1.06亿元。

  ——宝坻区加快推进困难村旅游产业建设,对符合条件的16个困难村给予优先考虑,整合资金政策,推动困难村更好更快发展。

  ——西青区探索创新了以乡镇为单位打包设计产业项目,打捆使用补贴资金入股,由乡镇集体企业牵头承担项目建设,困难村每年保底分红,确保了村集体收入不断增长。

  ——宁河区实施了“区领导包乡镇、局包村、乡镇党政领导包项目”和“种源农业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先进园区带动、帮扶单位带动”的“三包四带”工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天津科技大学驻村工作组依托单位资源优势,为宝坻区鲁文庄村的糯米从品牌打造、Logo设计、晾晒包装到形成产品的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支持,配合旅游特色村建设编制稻田卡通画,扩大产品影响力。

  通过“一村一策”项目建设,482个村形成了主导产业,村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2016年,500个困难村和20个发展相对落后民族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45元,较帮扶工作开始时增长48%,12.8万户、224个村农民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分别占总户数的85.7%、总村数的44.8%;村均集体收入达到37.8万元,同比增长63.6%,较帮扶工作开始时增长378%,困难村集体收入全部达到了20万元以上。西青区毕家村、宝坻区牛庄子村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宁河区姜家庄村被认定为市级“一村一品”村,蓟州区小穿芳峪村被认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强基固业,扶助困难村自我持续发展

  农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的受益主体,更是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主体。近年来,驻村干部把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放在首位,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把广大农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不仅是“扶上马、送一程”,更重要的是帮助农民群众掌握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

  调查显示,困难村都是穷村和乱村,穷和乱主要就在于村级班子素质不够高、本领不过硬、群众不信服。因此,必须“抓班子、强队伍”,紧紧抓住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牛鼻子”,建设一个能够自如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处理各种复杂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社会稳定的好班子,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驻村干部协助困难村班子查摆存在问题,做到有效整改落实,巩固强化了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帮扶493个村党组织达到“五好党支部”创建标准,使村“两委”干部“双高双强”比例达到95%以上,滨海新区远景三村党总支、宝坻区白毛庄村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全面推行村级重大事务“六步决策法”“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完善村级民主议事、民主监督制度5320项,开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10483次,规范村“两委”职责和村务决策管理程序,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质量。推行“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法,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站建设,新建改扩建村级综合服务站234个,全部配备了村级事务助理,实行了乡镇干部驻村指导、村干部轮岗坐班、为民服务全程代办等7项服务制度,规范了3项办事流程,为群众办理服务事项3367件。通过帮扶,471个村形成“党支部、村委会、村监会、服务站、合作社、保洁队”六位一体的农村基层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显著提升。东丽区新袁村、宝坻区东郝各庄村荣获市级文明镇村称号。

  为增强困难村自我持续发展经济的能力,驻村干部在落实完成好“一村一策”项目基础上,积极加快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至今已新建农民合作社502家,有474个村建成了“一村一社”,其中村集体领办合作社322家,科技示范社36家。合作组织的建立为困难村村民今后继续发展致富产业创造了强有力的组织条件,其中一批农民合作社的农副产品已形成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

  为实现困难村长久安定稳定,驻村工作组加强困难村精神文明建设,帮助完善技防、物防、人防体系,安装电子监控设施945处,组建治安巡逻队184支,有力维护了村庄安定稳定。目前,500个困难村全部达到了“平安村庄”创建标准,其中宝坻区东郝各庄村、武清区木厂村被认定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Copyright (C) 2000-2019 tpco.com.cn, Tianjin PIPE CORPORATION ALL right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20000815号-1 公安部联网备案号: 12011002019145 技术支持:北方网

津公网安备 120110020191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