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记者 韩启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将满4年。该市场有“全球最大碳市场”之称,旨在利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
发电行业是首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今年,该市场“扩围”,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对这些行业的企业来说,如何管好“碳账本”已是一门“必修课”。
天津钢管460机组大口径三辊连轧生产线
全国碳市场“扩围”有门槛
钢铁企业多措并举提前“备战”
6月30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通过管理平台制定2025年度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完成技术审核;8月31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成对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排放报告的核查及核查结果告知工作;12月31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以下简称碳配额)清缴……自今年3月全国碳市场“扩围”方案发布后,在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从事碳排放管理工作的人员比以往更加忙碌。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次“扩围”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数量将从约2200家增至约3700家。
何为重点排放单位?全国碳市场“扩围”方案对此有明确的门槛要求——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单位。对重点排放单位来说,其可在全国碳市场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具体交易标的为碳配额。其中,碳配额是指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规定时期内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额度。
作为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钢管)能源部能源管理科科长,赵海亮最近正和同事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的月度存证等工作。对于全国碳市场今年将钢铁行业纳入,他早有预期。“去年9月,生态环境部曾对外征求意见,释放出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信号。”赵海亮说。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今年5月发布的信息显示,天津钢管是被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的5家天津钢铁企业之一。为了做好全国碳市场“扩围”后的碳配额交易、清缴等工作,这家公司提前开始准备——去年9月,天津钢管设立碳排放管理岗;去年12月,该公司建立碳管理体系。“目前,公司已建立碳排放管理组织架构。其中,公司碳排放领导小组组长为公司总经理。”赵海亮告诉记者,不仅如此,天津钢管还设立了绿色转型、碳资产管理、碳配额余额处置等职能小组,并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组长。
对于碳配额交易,赵海亮并不感到陌生。2023年5月,天津钢管曾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购买过碳配额,用于清缴履约。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单位将不再参与地方碳市场的碳配额交易。“今年5月,公司在全国碳市场开立了管理平台账户。”由于生态环境部尚未公布钢铁行业碳配额分配的具体方案,赵海亮坦言,他目前并不好判断未来几年公司碳配额究竟会富余还是有缺口。
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今年12月31日前,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发电、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时足额完成2024年度碳配额清缴。记者获悉,钢铁、水泥、铝冶炼三大行业2024年度碳配额基于经核查的实际碳排放量等量分配;2025年度、2026年度碳配额则采用碳排放强度控制的思路分配,激励先进、鞭策落后,企业所获得的配额数量与产能产出挂钩,行业整体配额盈亏基本平衡。以此来看,钢铁企业在今年完成2024年度碳配额清缴工作并无压力。
“钢铁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主要包括消耗化石燃料排放和生产过程排放。”赵海亮告诉记者,钢铁行业涉及的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
从“扩围”方案来看,全国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还包括四氟化碳和六氟化二碳。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新纳入的三大行业中,涉及四氟化碳、六氟化二碳排放的只有铝冶炼行业。
天津钢管余热蒸汽发电机组
作为可参与全国碳市场碳配额交易的钢铁企业之一,天津钢管所生产的产品种类较多,包括油井管、管线管、锅炉管、车桥管、结构管、液压支柱管、流体输送管等,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汽车、建筑等领域。天津钢管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其产品已出口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今年年初,天津钢管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这显示出该企业近些年在降碳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据天津钢管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之所以能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是因为在节能降碳、循环经济等方面表现出色。
“天津钢管已构建了全链条碳管理网络。通过搭建碳排放三级管理网络,公司在去年获得了国际标准碳足迹认证。”天津钢管能源部能源管理科科长赵海亮对记者表示,早在2021年4月,公司便全面启动超低排放改造,采用先进治理技术,先后实施了25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推动绿色发展。2024年10月,公司被评定为环保绩效A级企业。
让赵海亮十分高兴的是,近些年,通过实施炼钢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炼钢除尘系统风机变频改造、余热蒸汽发电、168机组环形炉智能绿色低碳改造等项目,天津钢管年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22万吨。
以2023年启动实施的168机组环形炉智能绿色低碳改造项目为例,该项目曾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一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据赵海亮介绍,该项目在无缝钢管产能不变的基础上,采用智能全氧燃烧技术对168毫米热轧无缝钢管机组环形加热炉进行改造,主要包括环形炉增设全氧烧嘴、智能控制系统、氧气和燃气管网改造等。“仅通过该项目,天然气消耗量降幅便超过28%。”他说。
走进天津钢管位于东丽区的厂区,记者看到其厂房屋顶上已铺满了光伏板,所占面积达42万平方米。记者获悉,除了购买绿电外,该公司近些年通过实施屋顶光伏项目进一步降低碳排放。“今年1月,屋顶光伏项目二期投产。”赵海亮告诉记者,在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可发绿电约4000万千瓦时。
面向未来,天津钢管降碳决心坚定不移。“到2026年年底,公司碳排放强度(单位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较2023年下降2%;到2030年年底,公司碳排放强度将较2023年下降5%。”赵海亮说。
来源:天津日报
|